党团学工
AI先锋微团课|传承抗大精神,铸就时代担当(第五期)——《铭记反“扫荡”壮举,传承抗大精神,致敬强军征程》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发布人:人工智能学院
在“传承抗大精神,铸就时代担当”系列前四期内容中,我们循着抗大在太行山区的足迹,见证了军民一心的鱼水情、艰苦办学的教育奇迹与烽火岁月中的坚守传承。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当庄严的阅兵式即将拉开帷幕,我们再次回溯抗大总校与浆水军民共同反“扫荡”的峥嵘往事——这段用鲜血与信念书写的历史,不仅是抗大精神的生动注脚,更是今日人民军队砥砺前行、守护和平的力量源泉。从烽火中的生死与共,到阅兵场上的威武雄师,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读懂“强军有我、卫国担当”的时代内涵,向伟大祖国致以最深厚的祝福。
抗大与浆水:反“扫荡”中的生死与共
1942年5月,日伪军约3万人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矛头直指驻冀西邢台县浆水一带的抗大总校。在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斗争中,抗大师生与浆水军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谱写了一曲军民并肩、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
一、战前备战:同心筑牢“防御墙”
当敌区情报传来,日寇兵分四路企图合击抗大总校政治部所在的浆水镇时,邢台县委、抗日县政府迅速动员群众“空室清野”,向西南山区疏散隐蔽。起初部分群众提议就近隐蔽,镇长李永华、党支委贾振信与抗大政治部干部周兆平(曾用名周方)耐心解释“扫荡”规模与转移必要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乡亲们连夜埋藏粮食与重要物品,扶老携幼、带着炊具与牲畜向预定区域转移;转移后,军民又迅速完成战斗部署——武从仁、解云等同志负责群众疏散隐蔽,李永华、贾振信、刘盛荣与抗大游击小组同志统筹200多名民兵与6名抗大战士,按任务编组进入战斗岗位,用严密的准备为后续反“扫荡”打下坚实基础
二、浴血抗争:智勇双全斗敌寇
5月22日,敌人占领离浆水约三十华里的将军墓镇。抗大与浆水军民凭借对敌人战术的熟悉,预判其拂晓袭击的特点,令民兵午夜后全员荷枪实弹待命。23日凌晨,敌先头部队抵达镇东高地,岗哨鸣枪报警,各游击小组掩埋炊具、交替掩护撤向西南山区,以“前沿阻击+山沟轮护”的战术,迫使敌人不敢长驱直入,当日便撤回浆水镇。
面对敌人飞机轰炸、骑兵巡逻的凶猛攻势,军民转向晋冀两省交界的深山密林隐蔽——依托1500多米深的峡谷地形居高临下,以灵活的“麻雀战”让敌人的飞机、骑兵无从下手。滕代远副校长带领总校司令部人马陷入包围圈时,抗大与民兵密切配合,不仅为其传递情报,更协助其当晚成功跳出合击圈;当群众粮食耗尽,抗大同志主动拿出总校司令部藏在武家庄窖洞的黑豆,解决上千人吃饭难题;面对敌人巡逻队与搜山队,军民或突袭缴获蚕丝衣物,或精准射击击毙日军小头目,用智慧与勇气一次次击退来犯之敌。
三、英烈不朽:热血铸就民族魂
反“扫荡”的硝烟中,无数英烈用生命诠释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气节。基干民兵王振亮在侦察时遭遇敌人,果断扔出手榴弹为群众报信,腿部中弹后仍顽强射击,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2岁。他的母亲强忍悲痛,鼓励军民“狠狠打击日本鬼子,为牺牲的儿子报仇”,“为王振亮同志报仇!”的口号响彻山谷;抗大民运干事刘运屏因掩护群众转移,比大部队晚走两小时,在武安与涉县交界的大米沟遭遇敌人,激战一个时辰后被日寇堵进山洞用火烧熏,壮烈牺牲,总校政治部为他举行追悼大会,将其誉为“民族英雄”;镇长李永华在流钱山阻击敌人时,头部暴露被击中左侧面部,鲜血浸透衣衫仍不忘战斗,经抢救后转移至深山养伤——这些英烈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太行山区的土地上,也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四、终获胜利:军民携手守家园
凭借对敌人“不敢上高山、不入密林”规律的掌握,抗大与浆水军民愈发主动:白天寻找搜山队开火,夜间摸进浆水镇鸣枪袭扰——抗大战士李喜旺与一名民兵夜间从北、西、南三面袭扰敌人十来次,仅用十几发子弹和一颗手榴弹,便让敌人消耗几千发弹药、一夜无眠。
随着敌人“搜剿”无效、伤亡增加、给养耗尽,又遭外围主力打击,6月13日被迫全部撤退。浆水镇及周围村庄数千名群众重返家园,太行根据地军民再次赢得反“扫荡”胜利。这段经历,不是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却是抗大与浆水人民生死与共、保家卫国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缩影
从反“扫荡”精神到阅兵荣光:传承中续写时代华章
80年前,抗大与浆水军民在反“扫荡”中凝聚的“军民同心、智勇抗敌、英烈不朽、坚守胜利”精神,是抗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根基。80年后的今天,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即将登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威武的方阵、先进的装备,更看到了抗大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从“最后一尺布做军装”的军民鱼水情,到“军队支援地方、群众拥护国防”的双向奔赴;从抗大师生“艰苦办学育骨干”的使命担当,到今日军人“守护和平卫家国”的坚定誓言,精神的火炬从未熄灭。
作为新时代青年,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我们更应读懂:阅兵式的荣光,源于先辈们的浴血牺牲;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担当。传承抗大与浆水军民反“扫荡”中展现的精神,就是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发扬“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作风,增强“团结一心、共担使命”的意识,以青春之力投身强国强军事业。
值此特殊时刻,让我们向80年前牺牲的英烈致敬,向今日守护和平的人民军队致敬,更向伟大的祖国致以深深祝福——愿祖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愿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永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