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讲座回顾 | 王春城教授:加强智库服务、服务科学决策——关于资政研究的一些思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发布人:人工智能学院
7月4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加强智库服务、服务科学决策——关于资政研究的一些思考”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幸会”学术研习社第八讲。讲座特邀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春城教授主讲。讲座不仅为我院教师普及了智库资政的概念、作用和研究方法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为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资政服务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聆听了讲座。

王教授首先从自己承担的政府部门委托的50余项公共政策与公共治理研究课题讲起,从感性方面讲述了智库资政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后王教授围绕如何理解智库资政、如何建设高校智库、如何开展智库研究、如何撰写资政报告、如何发挥智库作用五个问题为全院教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王教授讲授了开展智库资政研究的5个关键特征:用户导向(明确服务对象,哪级领导?哪个部门?)、政策相关性(紧扣政策议程、改革难点、发展重点)、成果转化(核心是“被采纳应用”或“影响决策思路”)、表达精炼(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文风朴实、直奔主题)、保密与责任(涉及敏感信息需谨慎,建议需经得起实践检验)。

王教授还讲解了高校建设智库资政的巨大优势。王教授指出高校可凭借学科为依托,以优势学科为基础,研究可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撑;高校具有人才密集的优势,汇聚教授、硕博士生等高水平研究力量,形成学术梯队;高校受行政约束较少,具有相对独立性,可提出更具批判性的政策建议;高校的智库资政建设有利于将智库研究融入教学,培养具有思辨、政策分析能力的学生,实现高层次的产教融合;高校的开放协同性,有利于以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等方式整合资源。

王教授最后指出了智库资政的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结合、强调实证和证据、多学科融合、情景分析和预测模拟,以及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特别指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出现后,人工智能为资政研究和资政报告撰写提供了强有力的智能工具。
讲座最后,人工智能学院高贺胜院长指出人工智能在数据定量和定性分析、多学科融合、智能决策与推理中具有巨大优势,而智库资政则是人工智能应用及创新的又一重要领域。听完讲座,教师们表示资政研究中的问题导向、实证数据驱动的理念,恰与工科创新的底层逻辑形成共振。该讲座启发了工科教育者要重新审视学科边界,也为工程技术研究和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的深度结合提供了全新思路。
